TOP

三伏天的真实含义和习俗
2020-07-03 09:43:51 来源: 浏览:

   

要说这伏天呢,虽然不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,但也确实是咱们中国传统岁时节令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阶段。在古代社会,三伏之所以重要,一方面有其农业生产方面的意义。另一方面就是古代毕竟没有空调什么的,所以三伏天的防暑降温是有其切实的意义的。现如今对很多人来说,三伏天在农业方面的意义在逐渐弱化,但先民智慧里很多防暑降温方面的习俗,今天呢,咱就跟大家聊聊这三伏天的含义,和它的饮食养生方法。

三伏,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段,在咱们国家有很长的历史了。最早的记载是在《史记》里,太史公记录有“秦德公二年初伏”的文字,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,也就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说法了。三伏的时间呢,一般是从夏至往后算,第三个庚日入伏,然后第四个庚日中伏,再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末伏。算起来初伏10天,中伏一般20天,但也有10天的,末伏10天。

按咱们中国古人的思想,“自然”是养生的第一要义。而这些现代科技带来的东西,往往都是不自然的。所以下面咱就来说道说道,古人是如何“顺其自然”地实现防暑降温的。

如在浙江的民间,自古有吃伏茶的习俗,这一习俗甚至在今天还能看见。这个伏茶呢,其实和著名的“小红罐”有相似之处,名字叫茶,实际上是个防暑降温的药方子。浙江的伏茶是以竹叶、槟榔、荷叶、六一散(主要成分为滑石和甘草)煎煮而成。其实不独是浙江,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一些类似性质的以“茶”为名的防暑降温药方存在,最著名的莫过于广东的“小红罐”。

说到这些伏茶或者“凉茶”,还需要跟大家提个醒。凉茶是凉的吗?有人把小红罐放在冰箱里,满头大汗回家来上一罐:“啊~~~”爽得飞起。抱歉,那不叫凉茶,那叫凉水。实际上一般来说凉茶或伏茶,都不是冰镇了喝的,而是常温或者温热着喝,喝进去的时候可能不凉,但等里面的药物生效之后发一层汗,才能感受到凉意,这也体现了咱们中国传统上“中正平和”的道理。

在三伏天里,有些地区还有“伏日进补”的习俗,在北方有“伏羊”、“伏鸡”一类的滋补饮食。这主要是因为天气过于炎热,人体水分和养分流失都非常大,需要补充营养。尤其是对一些常年户外劳动的体力工作者来说,营养的补充更是非常重要的。所以北京地区过去也有“贴伏膘”的说法,也就是伏天里要改善伙食。过去一些老板们,在伏天会给手下的雇农、雇工吃点好的,也是这个意思。

最后呢,三伏天里不光人需要进补,要防暑降温,连牲畜也需要特别的照顾。在山东临沂地区,就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。比如在伏日里要给牛煮麦仁汤喝,据说能让牛不太流汗,增强体力。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,耕牛是农民家庭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了,得好生照料。

】【打印繁体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下一篇小小鼻烟壶 吉祥寓意多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